我愛Grieg!
一轉眼又到了費城交響樂演奏的季節了!下定決心要開始省錢的我,不小心研究了一下今年的樂季,馬上把那念頭丟到了九霄雲外,毫不手軟的排了好幾場。今晚是第一輪,本來差點因為天氣太冷不想出門,不過鋼琴協奏曲的吸引力實在太大了!到售票亭時,決定來點不一樣的,選擇面對指揮家的座位。雖然這種座位在芝城坐過,費城可是第一遭。主要原因為可以清楚的看到鋼琴家在鍵盤上飛舞的手~售票的老伯很了解,所以我一說完我要哪一區的票,他就幫我挑了靠舞台偏右的位置,卻又不會太旁邊,所以正好可以看到鋼琴家的側面及雙手。
今晚最吸引我的曲目是第一首:Grieg Piano Concerto in A minor Op 16. Grieg於1843年出生在挪威的柏根,1907去世。這首曲子是在他25歲時寫的,program上說這曲子最大的影響來自於Schumann的A小調鋼琴協奏曲,但卻有Grieg強烈的民族曲風風格。雖然對Grieg的音樂沒到耳熟能詳的程度,但一直很欣賞他活潑的節奏及朗朗上口的民謠曲風。不過自從從挪威玩回來後,對Grieg的音樂更加有興趣,因為在柏根的時候,有幸能去探訪他的家:TroldHaugen。那棟在小山坡上,倚著湖畔的鵝黃色小屋,及湖邊的紅色作曲小屋,都讓我對這個長得像愛因斯坦的矮小作曲家感到格外親切,彷彿透過這些遺留下來的小東西,可以多了解他一點。實地探訪,可比在課本上讀到的那些作曲家生平要好玩的多了!
這首協奏曲,今晚由鋼琴家Andre Watts演奏,Charles Dutoit指揮。這位德國出生,費城長大的鋼琴家,標準的美國豪邁作風,非常適合演奏這首活潑震撼的曲子。曲子中有一段讓人感覺鋼琴家在挑釁整個交響樂,你來我往的追著旋律,最後Watts還很勝利的「umph」一聲,感覺像在看球賽。不過別看他人高馬大的,該輕巧的時候,也不遜色呢!第二樂章的溫柔,聽得人如癡如醉~ 不過最讓人亢奮的還是如舞曲般的第三樂章。據說名作曲家Liszt有一次演奏這曲子時,第三樂章彈到一半跳了起來,在房間裡邊跳舞邊哼著主旋律,最後再回到鋼琴前把曲子彈完。我雖然沒到這程度,但也忍不住踩著節拍,真是聽得很愉悅。而「看」完這首曲子後,發現這個位置真是太棒啦~不過很快就發現我實在是高興得太早了一點…
中場休息過後,來點正經的音樂:Shostakovich第四交響曲。1906年出生於聖彼得堡的Shostakovich,是典型的20世紀作曲家,而且有著強烈的俄國作曲家的風格。所以這首曲子一開始,就從風光明媚的挪威來到了灰暗陰冷的俄國…不是我故意戲劇化,而是差別實在是太明顯了!從第一個音符響起,我就一直期待連綿不斷的dissonance所勾起的緊張可以達到紓解,可是我一直等不到…而且這時發現20世紀交響樂的銅管樂器實在是太震撼了。平常坐在觀眾席就已經如此,現在坐在樂團後真的是震耳欲聾。還好我沒坐在銅管區正上方,不然聽覺大概要廢了…這首曲子唯一讓我覺得有趣的是它的結尾:不同於大部分交響樂,都選擇震撼非凡的大調結尾,這首曲子可是完全的相反,不但用小調收尾,還採用pianissimo!結尾幽幽的金屬鍵琴聲營繞著音樂廳,觀眾們過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要拍手,很特別的體驗。聽了這麼多場音樂會,這樣的收尾大概只有百分之十吧?雖然費城報紙的評論家說這首曲子超高難度,可以凸顯費城交響樂絕加的技巧,但我實在不喜歡耶~以後還是乖乖聽Romantic Period的音樂吧!
最後要提兩件小趣事:
1. Grieg第一樂章結束時,不知道是因為觀眾太興奮還是怎樣,有些觀眾開始拍手(交響樂通常要整曲結束才拍手,不過常有一些不知情的在樂章間拍手),而我竟然就抓到長得像Jack Nicholson的指揮家翻白眼!其實這樣的情形還挺常見的,所以我還以為演奏家都司空見慣了呢。沒想到會被我抓到這個小情緒
2. 第二首曲目中間有幾秒寂靜無聲,結果就在這時某人的手機響起,不但大聲,而且聽得出是在觀眾席前幾排,更可惡的是,還響了很久才按掉,我都想把指揮棒搶過來丟出去了。看來音樂廳accoustics太好也不行呢!
今晚最吸引我的曲目是第一首:Grieg Piano Concerto in A minor Op 16. Grieg於1843年出生在挪威的柏根,1907去世。這首曲子是在他25歲時寫的,program上說這曲子最大的影響來自於Schumann的A小調鋼琴協奏曲,但卻有Grieg強烈的民族曲風風格。雖然對Grieg的音樂沒到耳熟能詳的程度,但一直很欣賞他活潑的節奏及朗朗上口的民謠曲風。不過自從從挪威玩回來後,對Grieg的音樂更加有興趣,因為在柏根的時候,有幸能去探訪他的家:TroldHaugen。那棟在小山坡上,倚著湖畔的鵝黃色小屋,及湖邊的紅色作曲小屋,都讓我對這個長得像愛因斯坦的矮小作曲家感到格外親切,彷彿透過這些遺留下來的小東西,可以多了解他一點。實地探訪,可比在課本上讀到的那些作曲家生平要好玩的多了!
這首協奏曲,今晚由鋼琴家Andre Watts演奏,Charles Dutoit指揮。這位德國出生,費城長大的鋼琴家,標準的美國豪邁作風,非常適合演奏這首活潑震撼的曲子。曲子中有一段讓人感覺鋼琴家在挑釁整個交響樂,你來我往的追著旋律,最後Watts還很勝利的「umph」一聲,感覺像在看球賽。不過別看他人高馬大的,該輕巧的時候,也不遜色呢!第二樂章的溫柔,聽得人如癡如醉~ 不過最讓人亢奮的還是如舞曲般的第三樂章。據說名作曲家Liszt有一次演奏這曲子時,第三樂章彈到一半跳了起來,在房間裡邊跳舞邊哼著主旋律,最後再回到鋼琴前把曲子彈完。我雖然沒到這程度,但也忍不住踩著節拍,真是聽得很愉悅。而「看」完這首曲子後,發現這個位置真是太棒啦~不過很快就發現我實在是高興得太早了一點…
中場休息過後,來點正經的音樂:Shostakovich第四交響曲。1906年出生於聖彼得堡的Shostakovich,是典型的20世紀作曲家,而且有著強烈的俄國作曲家的風格。所以這首曲子一開始,就從風光明媚的挪威來到了灰暗陰冷的俄國…不是我故意戲劇化,而是差別實在是太明顯了!從第一個音符響起,我就一直期待連綿不斷的dissonance所勾起的緊張可以達到紓解,可是我一直等不到…而且這時發現20世紀交響樂的銅管樂器實在是太震撼了。平常坐在觀眾席就已經如此,現在坐在樂團後真的是震耳欲聾。還好我沒坐在銅管區正上方,不然聽覺大概要廢了…這首曲子唯一讓我覺得有趣的是它的結尾:不同於大部分交響樂,都選擇震撼非凡的大調結尾,這首曲子可是完全的相反,不但用小調收尾,還採用pianissimo!結尾幽幽的金屬鍵琴聲營繞著音樂廳,觀眾們過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要拍手,很特別的體驗。聽了這麼多場音樂會,這樣的收尾大概只有百分之十吧?雖然費城報紙的評論家說這首曲子超高難度,可以凸顯費城交響樂絕加的技巧,但我實在不喜歡耶~以後還是乖乖聽Romantic Period的音樂吧!
最後要提兩件小趣事:
1. Grieg第一樂章結束時,不知道是因為觀眾太興奮還是怎樣,有些觀眾開始拍手(交響樂通常要整曲結束才拍手,不過常有一些不知情的在樂章間拍手),而我竟然就抓到長得像Jack Nicholson的指揮家翻白眼!其實這樣的情形還挺常見的,所以我還以為演奏家都司空見慣了呢。沒想到會被我抓到這個小情緒
2. 第二首曲目中間有幾秒寂靜無聲,結果就在這時某人的手機響起,不但大聲,而且聽得出是在觀眾席前幾排,更可惡的是,還響了很久才按掉,我都想把指揮棒搶過來丟出去了。看來音樂廳accoustics太好也不行呢!
Comments
Post a Comment